读《冬牧场》有感
提到牧场这个词,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蓝蓝的天,碧绿的草,洁白的羊群,旁边的牧人骑在马上悠闲自得。晚上回到蒙古包中,点起篝火,喝着马奶酒,拉起马头琴,跳起蒙古舞…… 一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冬牧场》却给我们描述了另一幅震撼的画面,该书描写了一群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的冬牧场生活。在冬牧场中更多的词汇是:
长途迁徙:牧场分春牧场、夏牧场和冬牧场。随着季节的转换,每次都要大迁徙,每次搬家的路程少则三四天,多则十几天。每年都要进行十几次或几十次的转场。
缺水:沙漠里,雪是唯一的水源。但不是天天都下雪,而且雪后往往是一场风,雪不知吹到哪里去了。人们每天要走上几公里外去找雪背雪,然后把雪化开当作饮用水用于烧茶煮饭。
寒冷:生活在冬牧场中的人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冰箱中,正午的最高气温零下三度,半夜的最低气温零下四十二度。牧归时,人的眼睫毛和眉毛结满粗重的冰霜。羊背盖满大雪,马浑身披满白霜,嘴角拖着长长的冰凌。
生活艰辛:羊是牧人的财富,羊是一天都不能饿着的。所以每天都要出去放羊,放羊时牧人要在外面冻一天而且还没有饭吃。
单调枯燥寂寞:牧场广阔而单独,黄沙漫漫,白雪斑驳。万里的牧场只有两家人,生活艰难且封闭,日子寂寞单调,每天的生活就是放羊,赶牛,背雪,清理羊粪,烤馕,绣花毡。
与世隔绝:冬窝子离最近的县城三百多公里,离最近的公路一百多公里。交通不便可想而知。没有手机信号。电话只有在晚上才有很弱的信号。难以收到电视信号。
病痛:牧民一年到头吃不了多少蔬菜和水果,常年缺乏维生素。寒冷使得周身都患上了关节炎,把止疼片当饭吃。常常半夜疼醒起来吃药。
《冬牧场》中有句话:我们哈萨克人受的苦还少吗?当时看这句话时,没有太明白。后来读完《冬牧场》之后,离交作业还有些时间,我于是拜读了李娟的另外几部作品:《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羊道-春牧场》、《养道-前山夏牧场》、《养道-深山夏牧场》。在这些书中了解到,原来牧民的生活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艰苦。
在春牧场中,天气变幻无定。几分钟前老天还是风和日丽,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马上可能就是大雨、沙尘暴或者寒流。在一次转场的途中,我们遇到了倾盆大雨。不管你穿得多厚,都给浇个湿透。走一会就要把手套和衣服拧一拧水。下马时整条腿都僵了。到了目的地根本顾不上换身上的湿衣服,先要卸掉骆驼身上的物资搭毡房、烧火……在下一次转场之前,作者特意进城买了几件宽大结实的雨衣送给大家。但对于李娟的好心,大家都拒绝了。我猛然想起冬牧场中的那句话,“如果不能忍受艰苦的劳动,会让人看不起的”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人不坚强,心不坚强如何生存下去?面对辛苦、疼痛、饥饿、寒冷、疲惫等种种生存的痛苦,不能绕过,只能坚持。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只是怨天尤人,是被人民鄙视的。能够在如此苦难的环境下,坚强而且体面地生存下去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据说这是全世界最后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沉寂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角落,栉风沐雨,顺天应地,逐水草而居。从南面的荒野沙漠到北方的森林草原,绵延千里的跋涉,他们坚韧、淳朴、热情、勤劳、好客、自尊、自信、爱美。
春天,阿尔泰山的积雪从南向北渐次融化,牧人们便追逐这融化的进程,追逐着水的痕迹,从干涸的荒原赶往湿润的深山。秋天,大雪又从北往南一路铺洒,牧人们被大雪驱赶着一路南下,从雪厚之处去往南方的戈壁沙漠地带的雪薄之处。在那里,羊群能够用蹄子扒开积雪,啃食被掩埋的枯草残根。在这条漫长寂静的南来北往之路上,能有多少真正的水草丰美之地呢?更多的是冬天,更多的是荒漠,更多的是忍耐和坚持。
寒冷的日子总是意味着寒冷正在过去。这寒冷并不是晴天霹雳,不是莫名天灾,不是不知尽头的黑暗。它是这个行星的命运,是万物已然接受的规则。一切总会过去。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