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后感

2021-03-06 11:05:03  本文已影响人 

《传习录》读后感

九川问:“此功夫却于心上体验明白,只解书不通。”

先生曰:“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传习录》

这一段文字虽短,却把解心和读书说的很明白。

儒家总是在讲本末,那心就是根本,读书就是末梢。须在心上下功夫,而不是在书上下功夫。

我想我自己可能是在心上没找到答案,总是想通过书来证明自己想得是对的。

更有些时候,我根本就不去问自己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而是直接从书上去找到所谓的真知。

书中的真知也是别人的真知,在我心里依然没有链接。

为什么有的书我们喜欢看,有的书我们不喜欢看?

就是因为我们在喜欢看的书中可以找到共鸣,让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在书里得到印证。

不喜欢看的书并不是因为它没意思,而是它与我们的认知是不相符的,所以我们不想去认同它,就不想看。

其实这都是内心没有真正找到真知的一种表现。

我就在想,九川问的这个解心,解的是什么?

如果后面没有谈读书,那我认为应该是格物的第一层境界,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明白事物。

但加上读书的话,可能就是第二层和第三层境界。

我把书籍和在社会上的为人处事,都比喻为我们成长之中的支流,到最后他们都会汇总在一起,那就是我们的心。

大海为什么可以装下那么多水,就是因为够低。那做人要想解心,我认为最先做到的就应该是谦虚。

这样我们才可以让自己的内心逐渐拥有更多的水源。

在支流上下功夫,永远只是其中的一面。不能向外寻,而应该向里找。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传习录》

这一段儿是王阳明跟一个想要学习修身,又说没时间的人的一个对话。

把这个场景移到现在,也同样适用。

我曾经问过师父,为什么不把儒家修身方式在大学里交给学生。

师父的回答是,大学的学生只会把它当做学问,儒家修身方式需要在生活当中事上磨炼。

跟好多朋友在聊天的时候,想把儒家修身方式推荐给他。我得到大多数的反应都是现在没时间,等以后有时间再学。

即使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也选择了现在先忙工作、事业,等有时间再修行儒家。

以前师父反复跟弟子强调,弟子可以不学习,但不能不修身。

修身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它不是在我们的脑子里灌输更多的知识。

而是让我们看见自己,了解自己,通过生活当中与人沟通,处理事情来磨练自己的心境。

在看这一段的时候,发现王阳明在省察克治前面加了一个词语,叫做精细。

再回看我们的日课,真的做到精细了吗?有多少敷衍的成分?

每日的生活当中,并不是情绪出现了强烈的波动才是事情。每一次的与人交往,每一次的与人沟通,都是一件事情的链接。

我决定从即日起,不再每天只写日课中的做到做不到。要仔细复盘一下自己一天的言语行为,把自己的日课变成反思,不只是为了记录时间,而是真正的去走进自己的内心。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 下一篇:《思维的囚徒》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