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读书笔记

《学习动力》读后感

2018-08-30 07:34:58  本文已影响人 
《学习动力》读后感

《学习动力》作者是李洪玉,2011年6月1日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介绍了各种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内容摘要:一个人要想学习好,不能离开硬件和软件,更不能离开电源。本从非智力因素这个角度,论述各种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有力地阐明各种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种类(或结构)、功能及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或机制),使读者首先对各种非智力因素的本质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在实践上,结合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激发,提出了具体的、有效的、有根据的培养途径和措施。

本书共分为二大章,从智力与学习、非智力与学习、动机三大部分进行了阐述。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不容置疑,本书用了大篇幅,介绍了后两部分内容,有理论有例子,很有说服力,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一、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发表,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对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视。
非智力因素,又称非认知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
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认识到,对学生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重视非智力因素,要把关注点放到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走出传统认识中的偏差,重新认识培养人的任务和方向。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应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在未来社会中,培养创造力比培养学生考高分要重要得多。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的价值。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成分,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包括,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外部动机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教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
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的学习具有诱发性、被动性,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较低。
当然,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由于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因此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在外部学习动机发生作用时,人的学习活动较多地依赖于责任感、义务感或希望得到奖赏和避免受到惩罚的意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一方面应逐渐使外部动机作用转化成为内部动机作用,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作用,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作用处于持续的激发状态。
可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常见策略以下几种。
1、启发式教学。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是主动探索者。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要经历感知教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是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等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自主阅读、感知、理解教材,收集处理信息,独立思考问题,讨论交流,自求自得,对教材内容和教师提出问题不断质疑问难,内化升华。学生主动阅读教材的自学方法,积极动脑思考问题的方法,质疑问难的习惯方式,动口讨论交流问题的方式,动手总结学习实践经验的习惯能力等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自身习得、体验总结而来,知识信息、知识答案也都是自己主动求得的。
2、控制动机水平。研究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不同而不同。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容易完成任务。适度的动机水平,易于维持个人对工作的兴趣和警觉,同时减少焦虑对工作的不利影响。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内容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给予恰当的评定。美国心理学家佩奇(E.B.Page)曾对74个班的2 000多名学生的作文进行过研究。他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三种作文记分方式。第一组的作文只给甲、乙、丙、丁一类的等级,既无评语也不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组给予特殊评语,即不仅给予等级,而且给评语,但获得同一等级的作文的评语是一样的,不同等级的评语不一样。例如,对甲等成绩,评语为“好,坚持下去”;对乙等成绩,评语为“良好,继续前进”等。第三组除评定等级外,还给予顺应性评语,即按照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个别矫正。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评语对学生后来的成绩有不同的影响。在开学时,学生作文水平差不多,但到期末时,发现作文水平的提高程度不一致。
顺应性评语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效果最好;特殊评语虽有激励作用,但由于未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所以效果不如顺应性评语;而无评语的成绩则明显低于前两者。从这个实验中可以发现,评定是必要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定。通过评定等级可以表明学生进步的多少,即评定的分数或等级并非表明个体的能力而是其进步快慢的指标。让学生明白等级评定的作用,并且教师在评定等级后再加上适当的评语,两者相结合,就会有较好的结果。
4、维护学习动机。一个专业的老师,是可以有效率、讲公平的运用差异化的施教与评价方式,让每个孩子都拥有逐步建立自信的机会。不同个性、领悟力和兴趣的孩子,在不同的领域和科目里学习,本来的基本功能与目的,正是协助不同孩子找出最适合的发展与学习模式,鼓励他们乐于持续向前走,以马拉松的跑法渐渐调整步伐。
5、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合作是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和意向。比如,全班同学为了争当“文明班”而共同努力的行为和意向即是合作的体现。与此相反,竞争则是不同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能够实现的行为或意向。学生努力学习,想在考试中名列前茅的行为就是竞争行为。合作与竞争兼备,就是要在与别人竞争的过程中改正自己的缺点,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自我。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走进学生的心里,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影响,立足学生的终身学习,激发、维护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夯实基础。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反脆弱》读书笔记
  • 下一篇:读迟子建《日落碗窑》有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