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读书笔记

《论语今读》读后感

2018-07-23 08:33:27  本文已影响人 
《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预习作业:
                           思考四:
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请先翻译这句话。李泽厚先生认为,这一章体现了孔门的重要思想,是儒学不同于那种“报怨以德”(老子)、“舍身饲虎”(佛经)等教义所在。对此,你的理解是什么?说说你对“以德报怨”的看法。
答: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怎么样?”孔子说:“那有如何回报恩德?该用公正来回报怨恨,用恩德回报恩德。”
      看了李泽厚先生的解读,觉得非常好。在我们的心目中提倡的是“以德报怨。”做人要有宽容之心。记得在一本小说中看到。在德国侵略苏联的时候。一个妇人的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身负重伤的德国兵在走投无路之下,摸到了老妇人的家。这个老人,看到这个和儿子相仿的年轻人,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在她的面前,奄奄一息的人仿佛不是敌人,而仅仅是一个孩子。尽管她对入侵家园的侵略者恨之入骨,但她还是盛了一碗水给年轻人喝了,并帮他包扎伤口。战争结束后,这位德国兵在若干年后,亲自到苏联找寻这位亲人。故事很感人,但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一般人没有这么宽广的胸怀。
      我个人观点,孔子的观点是正确的,对于坏人就应该让他们收到应该有的惩罚。比如,有许多国家的死刑一直在使用者,这是对人性恶的一种最好惩治,不能一位宽容。但同时,又觉得孔子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现实中还应该更多的是宽容待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针尖对麦芒,一步不让,那世间一定会如地狱一般阴森可怖。
      宽容是爱,有爱的地方才有天堂。况且,容人者才能容己。一个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的人,是不会快乐的。圣经上说:“如果一个人打你的左脸,那么把你的右脸也给他打。”强调要原谅,要宽容。但同时,在对恶人时,也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总的说,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同时,也要保持“战斗的实力”,随时给敌人以痛击。
思考五:
14.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请翻译这句话,并说说你听了“晨门”话之后的感受。
答:子路在石门过夜,早上守城的人说:“你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守门人说:“是那个知道不可能还要去做的人吗?”
     孔子不亏是大家,在不断碰壁的情况下,依然不改初心,不断前行。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人生之路,我们总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大多数人就像那位守门人,在困难面前,退缩了明知不可为就不为。而孔子是不可为而为之。我觉得这是孔子比老子积极向上的地方。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消极的避世,惹不起,就躲起来。而孔子的这种勇敢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人在茫茫的人世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短短几十年,就像白驹过隙一般。人的能力有限,在环境面前,人有时真的很弱小,如电影里放的“东厂”的白色恐怖,忠臣在不知不觉中就满门抄斩,在这种情况下。冒然行事,一定会惹火烧身。能为之则为之,不能为之,则明哲保身,修身养性,但绝不同流合污,这是底线。

思考六:
15.24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翻译这句话,并说说你自己的“终身行之”的“一言”。
子贡问到:“有一句话可以一生遵循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便不要给别人。”
我觉得,孔子说的太好了,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做人的真谛。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制服己心,强如攻城。”人心是茫茫的大海,在物欲横流的世界,诱惑太多,我们需要静守一方净土,不要让自己的心迷失方向。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读《是谁为你送花来》有感
  • 下一篇:《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