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怎么写

《君主论》读后感1500字

2021-05-18 08:10:02  本文已影响人 

《君主论》读后感

枉己者不能直人,但直己者有时也未必能直人。马基雅维里被称作授恶之师,但恶的定义又从何而来,什一税是否也是光明与秩序的一部分。即使如朴素道德的善恶标准来评判,善行也会落入滑坡的陷阱,从而招致更大的恶。子贡擅自赎回奴隶却不领取赏金,这样的善行却会带来国人即便流落在外为奴也不会有人去赎回。子贡个人获得了名声,但鲁国却丧失了潜在的劳动力,这也不是子贡所愿意看见的局面。善恶最是难辨,黑白不能分明,而一个君主,他不仅应该看到眼前的利益,更应该掌握关系着的幕后的变数。

大多数人都是安于现状,只要不会更糟,他们也不会愿意冒险去寻求更好,这是世袭君主国的长久维持统治的优势,而新的君主国则是努力想要成为世袭君主国。人们往往倾向于依附高贵的血统,而人们往往也倾向于为自己营造一个高贵血统的身份,所谓天是天,地是地,天地永远不会相合。世袭也是血统的传承,在一定时间内家族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国家。马基雅维里所论述的混合君主国所拥有的新君主国的困难即人们希望改善环境,但事情总是越变越糟。君主要避免将人逼入绝境,但在既有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利益时,这也正是应该做出抉择的时候。在鹬蚌相争的模型中,看似死局的局面但若有一方引入新的规则与条件,则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甚至获得更大的利益。有时候掌握主动的一方却不如被动的一方所获利之大,尽管这是当下主动方的最优选择,而获利更大的另一方也会在日后成为威胁。书中所举法王征意大利的例子即是如此。历史上联虏平寇的结局也是众所周知。

而对于征服与殖民,这干系到统治的传统。被征服的区域事先并没有接受统治的传统而仅仅受压制于武力,那么人民中的分离主义思潮则是广泛的,想要保有土地是困难的。马基雅维里用奥斯曼苏丹进驻亲自坐镇的例子,也就是君主以手段让统治成为该地的传统之后,这片土地也就被视为这个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至今日,土耳其也仍然保留着那些被征服区域的大部分。传统文化的冲突也是矛盾的冲突原因之一,但若冒着巨大风险将其同化,那么之后也就是较为稳定的局面了。罗马一分为二,其固然是古代政体行政能力不足所导致的,但它所划分的两个区域,却大致与拉丁文化区及希腊文化区重合。特别是在查士丁尼时代的短暂辉煌后,东帝国又逐渐缩回到了传统希腊文化区。而最终在安纳托利亚的希腊文化区在经历漫长的伊斯兰化后也彻底转变了传统,不再被视为希腊文化区的一部分。作者强调殖民相对于驻屯军队的优势,这在于殖民对当地传统的改造。周人实行分封制,大小诸侯在前往封地的同时也带去了周礼,在这样武装殖民的方式下,周礼很快成为了全国新的传统。而殷人依靠天下共主之名,其传统只局限于内服地区,在外服则设立军事重镇以讨不臣。但这样在盘庚迁殷后,历代商君无不以征战方国来维持威信与统治,这样的战争是无法养战的。其所积累的民怨与方国对征服的厌恶最终爆发,导致了小邦周灭大邑商的结局。保存商祀的宋国也在后来为各国所嘲笑,诸子文章中的反例也以宋人居多。

作者在对君主专制的君主国与君主与贵族共治的君主国的论述用了奥斯曼与法兰西以为区别。前者难征服,易占有,后者难占有,易征服。世家在其领地的经营往往长达几个世纪,其中的体制的牢固不是短短数年的流官所能相提并论的。但贵族与君主间的意志却无法做到君主专制情况下的举国一心。贵族的家族利益往往大于其国家利益,若在君主无法压制时便会出现反噬,而君主的利益则是国家的利益。成周小宗的叛乱使得外人韩赵的介入,本就势力微小的周室再一次被分割为东西二周,再也无力搅起任何风浪。君主对国内贵族阶层的态度视情况而不一,在保有其忠诚的情况下不遗余力地打压。

当发生战争情况时候,君主若能得到援军的支持,则必然因为君主许诺了援军的利益,或是金钱,或是宗教,或是同盟的利益。但援军毕竟是外人,他们的利益不一定与本国的利益重合,当他们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时,援军甚至能倒戈相向。书中所举教皇朱利奥二世的教训,外人最是狡诈,而所谓的道德在利益的面前是占不住脚的。洗劫君士坦丁堡的不是异教徒,而是同为基督教的十字军。威尼斯只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下,甚至能倒向异教徒,将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航道拱手相让。君主借助外援实是迫不得已的手段。

马基雅维里之所以被称作授恶之师,还在于它对一系列为君之道的论述,这倒是背离了传统的认知。而将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东西公然摆上了台面。我们称赞那些伟大的君主英明,果敢,仁慈,但对于那些暴君,昏君则不惮于以最恶劣的词语来形容。但一个善良的人却做不了明君,善良的贬义是怯懦,无谋,这样的君主只会被权臣玩弄于股掌之间。君主的慷慨与吝啬因时而异。人民感恩直接恩赐的来源,而不会追溯其源头。散财的行为引发一时的感激,却为所导致的不均与停止后寡恩的恶名而受到憎恨。恩赏应该出自君主而恶政应该出自臣子。君主是不惮于使用阴险狡诈的手段,但这并不成为常态,出谋划策的是臣子,君主需要的是首肯臣子的意见。有些佞臣懂得说出君主想要提出的想法,这也成为其受宠的原因之一。君主是整个国家机器的顶端,他不能出大错误,必要的时候则会通过非常手段来改变局面。普世的道德虽好,但人是现实的。君主小心翼翼地治理国家,利益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返回读后感怎么写列表
  • 上一篇:《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穗子》读后感15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