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怎么写

如何指导写作

2017-10-25 09:52:54  本文已影响人 
如何指导写作

一、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很多老师都感到棘手的事情,我认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潜在动力,是把学生“要我写”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写”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寻找学生的写作困难,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好多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作文课时不厌其烦的去努力克服学生写作的消极态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困难的途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多留心周围一切事物。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轻松愉快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如何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呢?首先,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学表达出来:有具体的内容、有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展开想象。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看出,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很难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很难使学生说真话,说实话。因此,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不要在在题目某方面提出要求,给予限制。实际上,也就是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即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内容方面应该紧紧围绕农村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事、物、景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教师可以出一组作文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一个来写。例如:《妈妈,我想对你说》;《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或者干脆出一个半命题作文“《我的          》”
    及其他一些题目,让学生补充完整后再作文,效果肯定好得多。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举此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就会谈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这样其结果虽然游戏题材一样,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各有各的具体的想法、做法、结果就会获得不同的感受等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肯定各有千秋,各不相同,并有诸多趣味的。
    第二,用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的自信心。评价是教育过程中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经常进行的一种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起点不一样,以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也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当中,我经常将写得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为范文宣读,这样小作者的眼睛就会一亮,神情会高兴,哪怕写得不成功,也要多多的给予鼓励,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范读,就会激发他(她)对作文产生兴趣,产生写作的欲望。特别是能够激发作文学困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
    第三,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学生作文中优秀的作文,甚至段、句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尝。选到的同学就会信心十足,继续努力,而没有被选到的会拼命努力的学习追赶别人。另外,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相关报刊、杂志单位投稿发表。如习作《爸爸戒烟》、《秋天的校园》等在报刊上发表后,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倍增,很多学生打消了惧怕作文的疑虑,认为自己也有能力写好作文,并经常主动交给我修改。
    第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阅读自己的优秀习作,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根据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我要写”的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水平和文章质量。
    二、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作文素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接触许许多多的事情。在众多的事物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每一样东西都仔细、认真、透彻地去观察。有的事物同我们密切相关,有的会让我们感兴趣,从而引起我们的关注。农村小学生应该怎样观察事物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首先,教师要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目标,抓住所要观察的事物。如以到郊外寻找春天的脚步为例:郊外里有游人、有房屋、有花、有草、有树、有山、有水……,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就要让学生知道应该选择哪些内容来进行观察,根据寻找春天的脚步这一目的来选择的话,应该观察的是:小草绿了吗?花儿开了吗?还有忙碌的人们……
    其次,观察要有顺序,表达才会有条理。比如引导学生观察一只白兔,由整体到局部。从整体的顺序,先说外貌、特征;再说局部的头部的耳、眼、嘴的形状和颜色;然后说它的生活习性。观察之后,他们说出来才有说服力、有条理,写出来的内容才不会杂乱无章,反映出来的内容才真实可信。
    再次,引导他们观察事物要认真,抓住事物的特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规律这一特点,才能真正认识事物,才能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这样的文章才能感动读者。
    最后,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比如带领学生观看校园内的“上下楼道,请*右行”“请勿喧哗”等警示语。并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其他学生的所作所为,学生们就会发现有的学生视而不见,上下楼道不分左右,过道时高声喧哗,相互追逐;有的学生特别遵守纪律。回到教室之后,学生们纷纷发言之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来,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作文,而且同时也对学生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一举两得。
    三 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丰富作文内容。
    生活是作文和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除了抓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的阵地外,最好的方法是开辟第二课堂活动,为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同一个教室里同一个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并不是教师教学的不力,也不是学生不爱学,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些教师只注重作文基本方法的教学,多是谈怎样审题、怎样选材、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等,这些方法需要教,但学生很快就会掌握了。更多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因为一篇好的文章,它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的内容,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内容的教学上,这个“内容”,从文学理论来讲指的是,作者按照他的世界观(包括美学观点)所认识的、在作品中所描绘的现实生活观象,以及作者对这一现实生活现象的主观评价。也就是说,写文章就是作者写对他所写的社会生活和客观事物的认识。正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如果他不是目睹当时的社会现实,并有所认识,就不会有《石壕吏》这样的名作。所以,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应着眼于教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又有利于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当然了,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外,教师的指导是致关重要的。比如上《落花生》一文,多数学生都只知道它美味可口,而许地山却对它有特殊的看法,才写出《落花生》那篇文章来。花生不讲究外表,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物的精神的写照,从落花生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做人的道理。这样,学生无论立什么样的主题,选什么样的材料,在丰富生活内容的基础上,对所写的东西有深的认识,这样就可以把作文提升一个高度。做到“言之有理”,写文章就不会有大问题了。
    四、  展开想象的翅膀, 提高想象能力。
    新大纲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他的特点。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总要教育学生敢想,并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力是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思路开阔,纵横驰骋,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就能把话说活,描写就能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如在观察某一事物时,就可以随意的想它的过去、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他们写想象作文,最大发挥他们自由的天性。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写动物的文章,我问学生想写什么,有一位学生说要写黄色的咖啡猫,还有同学说要写正义的、反面的咖啡猫。这时,同学们都笑了,但我肯定了他的想法。后来他根据动画片《咖啡猫》写了一篇童话式的作文,内容很好。是讲一个村子里一位老奶奶养了一只黄色咖啡猫,是一只神通广大,爱做好事的猫,它在这个村子里抓了很多小偷,从此小偷再也不敢来了,很有童趣。有时在教学中有目的地给出一些具有想象性的题目,如《假如我是一位老师》、《二十年后的我》…… 写作文时,要求他们把见到的,听到的写下来,固然不错。再把想到的,如观赏某处秀丽景物时,有秀丽山川联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
    鲁迅在逝世的前一年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 这说明了“练”的重要性,我们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样要以“练”为主。让学生多练写生活笔记、日记、周记、大作文、小作文……并且将“练”的方式多样化,使学生们在不断地“练”中,提高作文水平。
    五、 听说读写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写好作文,必须有较好的文字基础。其最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多练。由于农村小学生听到的、看到的、阅读的、练习的都很少,造成知识面窄,词汇贫乏,所表达不具体、不确切、不生动。如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作文是这几种综合能力的训练。
    首先,我们要抓住小学生都爱听故事的特点,因为他们好奇,教师要选择好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幻故事。讲给他们听,听完后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话。说话是拓展思维,广开学生言路的最佳捷径,是为“写”作为坚实铺垫的,所以要着重训练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如何训练呢?我认为在练习前,明确听、说的要求,提出要点,帮助学生抓住主要内容。听一个什么道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清主次,理清层次,用略述和详述的方式进行复述。采用这些方法,既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又可以养成说话时把握中心,记住要点的好习惯。
    其次,从阅读方面来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从读中学写,读写相结合起来。“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都说明了读书对写作的作用,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就在于他们熟读及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在阅读中可以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分析,遗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每学习一篇课文,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小学时期是记忆力最强的黄金时代,多读书,多储存好词佳句,文章中的好的语言也就自然而然地就用到作文里去了。
    最后,听说读写相结合。写是重点,听说读是练习写的基础。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从一句话一段话开始的,然后引导他们仿写。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又是练习的最初形式” ,指导学生从仿写起步学习写作,仿中求创,无疑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再引导他们改写,续写,要写出好文章,在具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多练习。世界级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整整用了十年的练笔时间,后来方才出名,这都说明了“练”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总之,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小学生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整体建设。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思索,不断创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返回读后感怎么写列表
  • 上一篇:跟孩子聊聊阅读方法
  • 下一篇: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写作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