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家河》有感|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文/李军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习近平总书记的梁家河七年正好印证了孟子所言!
最近,在公司上下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让我再次用了一周时间认真品读了《梁家河》一书,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陕北高原七年的青春岁月,追寻我们党的新一代领航人在群众中历练成长的光辉足迹。
《梁家河》一书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四个部分,真实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以及对梁家河乡亲们的深情牵挂,讲述了习近平当年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习近平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等。
《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习近平与梁家河群众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我们学习研究梁家河蕴含的精神,就是要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中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源泉,进而获取投身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梁家河,这个坐落于陕北黄土高原上普普通通的偏远贫困村,这里山高路远、偏僻荒凉、沟壑纵横。纵目环顾,难见几尺平地;一年到头,难下几场雨水。可谓“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窑洞在山腰,脚下是沟壑;四野不见农田,半年不见绿色;有河不见水,有山不长树”,生产生存环境极为艰难。这让我想起了,生我养我的家乡,就是如此,1998年因上学离开了家乡,一别20余年,儿时的记忆全在那山沟沟里,历历在目,难忘……
“梁家河”是一种作风,一种脚踏实地、务实苦干的作风。在梁家河打淤地坝的时候,在抽水泵出水口铲土是最苦的差事,一是速度要快,劳动强度大;二是水会溅湿裤子,很冷。习近平总是主动去水沟旁铲土。打夯、搬石头,这些苦活、重活,他都是抢着干。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也拿出了冲天干劲,终于把淤地坝打成了。直到现在,这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它是习近平给梁家河留下的一笔丰厚的财富。知难而进,永不妥协。梁家河生活之苦、自然环境之苦,是苦中之苦。但是习近平同志以苦为荣,无私奉献。
习近平在梁家河村插队7年,与群众结下深厚友谊。他1975年被乡亲们推荐上清华大学,离开了插队7年的梁家河村。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到梁家河村深情地说:“今天能够回来看一看,心情很激动,看到大家感到很亲切。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学习梁家河,就要坚持把根扎深、把事干实,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真正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同志的“幸福指数”。尤其是广大年轻干部,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有激情、有闯劲,善于接受新事物,更应该解放思想、甩开包袱,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学习梁家河,“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只有在崎岖山道上不懈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越是环境艰苦,越能磨炼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我相信,在曹家滩的这块沃土里扎根发芽,在各位同志的帮助与监督下,学习、工作、积累实践经验,让人生之路走得更实、更好、更远!
习近平在梁家河的经历还告诉我们:人生低谷也要永远仰望!习近平在父母遭遇政治迫害时,被“流放”到这样偏僻荒凉的地方,但是他没有垂头丧气,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争取,努力上进:八次入团申请,十次入党申请,这种倔强执着的内力,是心中的阳光灿烂,心若向阳,天地明亮!
梁家河,让我读懂了荒寒中的温暖,寂寞中的丰富,奋斗中的喜悦,更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习近平,身处江湖之远,依然忧民爱民,今居庙堂之高,更是心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