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1000字

《终身成长》读后感1200字

2020-05-31 07:20:29  本文已影响人 

《终身成长》读后感

“终身成长”,不得不说,是让人心生敬畏的词汇。

印象中第一次对“终身”有深刻的触动,是在准备教师招聘考试,背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时,其第六条为“终身学习”。那时,面对教育,仿佛仰望浩瀚神秘的星空,满怀美好的憧憬与深沉的敬畏。将这些条目烂熟于心的同时,也暗自叮咛,去做那样一名教师,与学习结为终身的朋友,让成长伴随生命的每一段行程。

想来,那已经是十年前的旧时光了。当曾经赤热的理想变成真实而平淡的现实生活,当忙碌与庸常将激情与梦想湮没,那些遥远的、曾经信誓旦旦的誓言,还有多少余音在回响?

《终身成长》一书中,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教授运用大量的案例来分析证明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固定性思维模式——对人的生活、事业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影响,并指出了改变思维模式的基本途径。其丰富的案例涉及体育界、商业、教育、人际关系等等。阅读到关于父母、老师与两性关系的章节,让我情不自禁与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反思与对照,并且在反思对照的过程中,找寻更好的教养方式、教学技艺以及成长之道。

送给孩子一份礼物——热爱挑战

那几日,家附近的几条公路通车。无论去往婆家还是娘家,都需要走新路。尤其去婆家,来回都要经过新修的高架桥。开车行驶在“大转盘”上,我问坐在后排座位的孩子们,是否喜欢走这条新路。他们兴奋地回应,走新路真是太棒啦,可以看到窗外美丽的风景。我平日属于慢热型的人,不太喜欢新鲜事物,接受起来总要慢半拍。或许是被孩子们的热情所打动,竟也觉得,走新路,挺好的。

书中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不仅寻求挑战,而且在挑战中成长。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无疑,自己是彻头彻底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寻求安全,贪享安逸,喜欢在熟悉的环境与领域中做简单顺手的工作。正因如此,原本许多可以尝试的机会白白错过,许多可以涉及的领域渐行渐远。在仰望星空与埋头走路之间,固执地认定后者。不愿去仰望,不敢面对未知的新鲜与挑战;埋头走路,也并无披荆斩棘的勇猛,而只是一遍遍转着圈儿走熟悉的老路。

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如果父母真想送给孩子一份礼物,最好就是教会他们热爱挑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学习。我该用心记住这句话,并且,我最先该去做的事情,并非教会他们热爱挑战,而是让自己不再惧怕挑战。这些挑战,绝非跌宕起伏与大起大落,甚至,只是新换一部手机,新换一辆汽车,或是搬去新家。因为这些平常不过的事情,似乎也是困扰我的因素。

从惧怕改变、渴望绝对安稳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中走出,以敞开的、宽广的心,去欣然面对挑战,去微笑迎接陌生。这是我首先要自己成长、达成,然后教给孩子们的事情,这也一定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不再评判——我们一起成长

著名篮球教练约翰·伍登说,在开始责怪他人以前,你并不算是个失败者。而我,似乎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失败者”。

那日,班里一个孩子在写作业时大发脾气。那时,其他孩子都已经完成了作业,而平日总喜欢磨磨蹭蹭的他,只写了一半不到。看着他哭哭啼啼、继续磨蹭的模样,我也十分生气,严厉地批评了他。

“别人忙着写作业的时候,你是不是又玩了?现在知道着急了?着急又有什么用?抓紧时间写!”听到我的批评,他干脆不写作业了,用手不断地摆弄钢笔,嘴里还小声儿急促地嘟囔着什么。

我几步来到他的身旁,想再补充几句批评,却一眼看到了他已经坏掉的钢笔。原来,这次作业完成得慢,是因为他的钢笔坏掉了,而他只有一只钢笔。我顿时因为自己的莽撞与粗鲁而感到羞愧。

我似乎时常带着评判且固定不变的眼光来看待班里的孩子,这也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特征。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师者的优越感不由自主地捆绑住我,让我在面对班里的孩子们时,时常忘记他们需要的是指导与帮助,而非评判与指责。我似乎在营造一种氛围:注意了,我在评判你,你的行为要符合我的要求,否则,你会很难堪。试想,当孩子们感觉自己每时每刻都会面临指责与评判的时候,谁还会想到慢慢成长,谁还会有享受学习的奢侈想法呢?

与学生一起面对问题,帮助其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成长,是老师该做的事,也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我来教会你”“让我帮助你”,而绝非“我要评判你”。

苏格拉底说,冷静清晰的思考才能带来正直的生活。阅读《终身成长》这本书,带给我最深刻的感触便是,我开始跟随作者的文笔,冷静地思考,自己究竟是何种思维模式的人,以及自己现在所处的生活与工作的状态,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而来。毕竟,几乎一个人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步伐,都是思维模式的见证与践行。或许我的思考仍然不够清晰,但我愿意始终走在成长的路上。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小小巴黎书店》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终身成长》读后感1000字
  • 相关推荐